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Road Rider 輪架裝高低桶bushing的差異

目前高桶bushing已經成為一個新流行,
特色就是綿密的回饋,
深不見底的下死點,
比以往偏高的硬度卻有靈活的彈性,
以上這些特性偏向於下坡用,
無好壞之分,跟短桶比起來,高桶更適合於下坡,
這已經是公認,
好,讓我先強調一件事情,
短桶的bushing已經發展了好幾年,
在這些設定之下所衍生的tricks也行之有年,
因此,換過來說,把高桶拿去玩以前短桶發展出的招式,
就會遇到一些困難,

這是Road Rider輪架裝雙桶的樣子,


拆掉hanger,

換上高桶,

量測差異,18.5mm

短桶連墊片一起,17mm,
兩者相差1.5mm

實裝之後差了一點但沒差多少,
因為是0 rake的輪架,
1.5mm還在pivot cup的間隙裡,
看不出差異,

實際跑了一段約1.5公里的山路,各兩趟,
因為我俗辣最高只有到40km/h就煞,
所得到的感覺是雖然高桶可以壓比較深,
而且沒有下死點的感覺,
也由於輪架的slop被高桶抵消不少,
速度感可以因此被降低,
絕對可以因此跑更快,
但是我覺得這個沒有下死點的感覺,
做站煞有點不太保險,
變成壓了板卻要收,
對腳感更精準的玩家來說,
這種程度的變化適應應該是沒問題,
不過習慣於玩不好就牽拖裝備的我,
馬上就換回原來的低桶bushing,
頓時感覺春天又回來了,
這邊單純指做招而言,
如果是為了下坡高桶確實還是提供了更安心的感覺,
但我不會下坡,
所以我的結論 0 rake 輪架還是用低桶就好了,
因為當你真的要下坡的時候你可以用其它的選擇。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送的輪架 Road Rider Trucks 玩幾天的感想


這組好像買幾個月了,
是 rayne 的 misfortune特價整組 150鎂附的輪架,
很便宜,所以就不怎麼當一回事,
一直擺著沒用然後玩Ronin,
最近換上去,覺得還不賴,
整體來說跟 Caliber 幾乎一模一樣,
但因為 Bushing Seat比較淺而且只有一段,
所以壓下去的感覺不會那麼死硬,回饋也很好,
bushing搭配很簡單,也不易咬輪也不容易卡到底,
整體的肉厚較少,些許增加了一些韌性,
線條也好看多了,
沒有特別量也沒去官網看規格,
下壓起始沒有很高的飄頭感也不會太遲滯,
推測應該是45度底座,
0 rake這個從 hanger上可以觀察到,
0 rake特性為輪架下壓與迴轉半徑的比例是線性增加,
因此要試探出脫軌的點比較好找,
所以跟cals 44一樣是偏站煞的輪架,
最近滿流行的 bushing擠壓後的 gap造成的 hanger橫向位移的話題,
在這個輪架當然是沒有解決,
但這不會是大問題,一般bushing如果軟到會使hanger位移,
那也不會是正常的下坡設定,
最少要在玩fast freeride的程度下,注重精準的啟始動作,
比較需要去講究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這是個還算不錯的輪架,
買了不會有什麼問題,
只是說也沒什麼特別值得一定要買它的指標性意義存在,
但還滿好玩的就是了,
Ronin玩好久了改玩這個覺得很取暖。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Cast Ronin的washer bite新解


前兩天我跟台中林老闆買了一些砂紙跟bushing,
很便宜的價格就有的東西,多少錢就自己問吧,
因為一般而言鑄造版的Ronin輪架會有很明顯的washer-bite的問題,
(至於cnc版本的會不會呢因為我沒有很多錢可以無止盡的買來玩所以也不清楚 Orz )
bushing的華司會卡到輪架的凹槽,出現很深的刻痕,
如果是完美主義的話心就很痛了,
就算不是完美主義看到莫名其妙的又沒幹嘛輪架就重傷也會很不爽,

以簡單的示意圖的話大概是這樣,
帽簷華司會稍微比bushing小一點,
因此無論怎麼擠壓也不會壓到hanger的部分,
而且因為是帽簷華司所以擾人的輪咬可以很容易控制住,
如果是原廠設定的華司竟然莫名其妙的寬度比bushing seat還要大?
這難道是一種產品價格帶的區隔嗎?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與屏科學生們長壽路再一發

上次跟他們玩是四個月前的事情,
在高師大,
都是剛碰長板不久的熱血青年,
(真的是青年,20來歲的年紀)
技巧還有些生澀但活力驚人,
然而,四個月後每個都已經是大師級的程度了,
正心理想著大家的天賦這麼好的時候,
發現這整整一個下午,在長壽路他們完全都沒有休息,
整段爬上去,SLIDE下來,毫不間斷,
這可怕的練習量跟體能也是非常驚人阿,
不禁令人想起以前年輕時打籃球的時期,
也是打到關燈才回家,
為這澎湃的熱血也順手拍了一些影片記錄一下少年們的身影。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阿正壽山玩板長板

阿正是平花跟Fixed Gear的高手,
雖然擁有長板因為工作因素只有晚上能玩,
所以很少機會能上山玩坡,
今天難得到壽山玩,
我順便帶了小孩來晃晃,但主要是跟朋友聊聊天,
因為阿正基礎很好一下子站煞跟手套煞的四向都會了,
這到底是什麼樣驚人的概念呢...
我一直到最近才開始又想把四向補滿,
但已經玩板五年了,五年了阿 !!!!

最近學會使用monkey toe,
一個以前很多人用但很少聽到的名詞,
就是用腳趾的位置勾住toe side的板邊做出slide,
有點類似技術板的平地toe side slide的感覺,
以前練toe side是沒用過也不知道可以用這招,
練的時候經常撲地,不是中手掌不然就是膝蓋,
不然就是slide當中定竿整個人噴出去,
突然發現有這招覺得還滿好練的嘛,
剛開始確實可以利用感受一下那個陌生的迴轉,
熟了之後還是要靠踏板面利用摩擦力來做招,
因為用monkey toe實在是太沒摩擦力了。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林老闆的topmount35修改尾端的concave

在板面的後腳位置,
粘上一個像 fender的木片已經三天了,
再怎麼樣也乾了,
更何況是用很貴的膠,
這個位置的突起高度約1.2mm~1.5mm,
加上砂紙以及原有的弧形concave賦予的落差感,
會有更明顯的感覺,
功能是用來做為提醒 [你的後腳已經到達正確位置] 的功用,
之前有貼過但只是做倒角,
砂紙貼上去之後玩沒幾下就破了,
這次再稍微修整,讓接縫處圓滑一點,
希望可以得到更平順的砂紙表面,
或是至少不要太醜。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每天練習的達克


剛練招就是以toe side slide開始的達克,
最近也往 toe side soeed check邁進,
練習的要訣也是逐步試探,增加,並且挑戰極限,
在幾乎沒有受傷的情況下完成了練習,
極限運動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要受傷,
或是靠什麼身體上的疤痕、蟹足腫來榮耀,
不斷地挑戰自己,試探未知,
就是極限的精神。